寻找烈士爷爷
作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1-12-13 浏览:次
潘炎威
爷爷潘化民(曾用名潘化名)1925年生于桐城市吕亭镇平坦村,幼时上过私塾,在安庆读完中专后当了教书先生,他生得气宇轩昂,英俊挺拔。
1947年,爷爷二十二岁,和奶奶结婚后,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。奶奶黄菊芳是个大家闺秀,性格温和,都说爷爷奶奶郎才女貌,是天生的一对。
1949年上半年,杭州解放,因爷爷是知识分子又表现优秀,部队推荐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批空军飞行队学员,隶属原杭州笕桥机场空军基地预备科机械大队。1949年10月下旬,在一次空军保卫战中,为保卫笕桥机场基地飞行装备设施,爷爷遭敌军轰炸,壮烈牺牲,时年二十四岁。
爷爷牺牲后,家人收到部队寓意不祥的“鸡毛信”,悲痛不已,又不得不将爷爷已经壮烈牺牲的消息瞒着十月怀胎即将分娩的奶奶。
因无法得知爷爷牺牲前后的具体情况,曾祖父和大爷长途跋涉来到杭州,找到爷爷所属的部队。当时部队负责人告知,烈士遗体已经火化,以后将统一安葬。当时时局还不安定,曾祖父和大爷只好含悲忍痛回到家乡。曾祖父一面为有这样英雄的儿子倍感自豪,一面将失去亲人、寻亲不得的痛苦压在心底,此后再也不提。
父亲是爷爷唯一的遗腹子,于爷爷牺牲后一个月出生了。为了纪念爷爷,曾祖父给他取名“潘墓杭”。父亲的名字里饱含着曾祖父一辈对他的深切希望和殷殷重托:希望他长大去杭州寻找烈士父亲的坟墓,牢记父亲为国捐躯壮烈牺牲在杭州的英勇事迹。
爷爷牺牲后,奶奶带着年幼的父亲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,1958年全国遭受自然灾害,为了孩子能多吃一口饭,才三十岁的奶奶饥病而死,丢下了年仅七岁的父亲。后来,姑奶奶(爷爷小妹)听说孤儿侄子挨饿受冻,奄奄一息,于是将命悬一线的父亲收留抚养。
艰难的岁月里,父亲在姑奶奶的悉心照料下,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,辗转多地,完成小学(鲁洪),初中(桐中)学业。长大成人后,父亲成家立业,娶妻生子,养育儿女,我和姐姐在“革命烈士”后代的光环下茁壮成长。但是,“墓杭”之重托一直深藏在父亲心里,父亲也多次委托他人寻找爷爷墓地,都杳无音信。父亲也为何时能去杭州寻墓而长期惴惴不安。
1981年清明节前夕,父亲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,带着六岁的我,先坐汽车到合肥,再乘火车和轮船,四天后才到达杭州笕桥机场,到处探寻爷爷生前部队和安葬地信息。父亲带着我走遍了杭州市的座座山头和丘陵,凡是可能有坟冢的地方或者安葬军人的地方,父亲都停下来一一仔细查看。我走累了,父亲就将我架在双肩上继续行走。我们在杭州跋山涉水三十余天,看了无数的墓碑和坟地,还是没有找到爷爷的任何信息,父亲只得带着幼小的我失望而归。
千里寻亲未果后,父亲继续在桐城市农机厂上班,父亲勤恳忠厚,我们一家人一直过着平凡快乐的日子。然而,每当节日来临,特别是春节前夕,乡政府或者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就给我们烈属家庭送来对联和慰问品,我们感觉到了作为烈属后代的无限光荣,同时又体会到了父亲等人对爷爷深深的思念,还有一直压在父亲心头那块沉甸甸的石头:爷爷的墓,究竟在杭州哪里?
多年来,我曾不间断地委托多位在杭州的同学、老乡四处寻找,都没有得到任何关于爷爷的信息。
2011年春天的一个下午,父亲接到同乡——在杭州工作的陆叔叔的电话:“墓杭,你父亲的墓在杭州市南山烈士陵园,我帮你找到了!”父亲手握话筒,一时潸然泪下。父亲已年过花甲,身患癌症,做过手术三年了,能在他有生之年完成一生的心愿,见英雄的父亲一面,也能完成曾祖父辈沉甸甸的托付,他多么激动啊!
2011年4月2日,父亲、母亲、姐姐、姐夫和我全家五口人一起来到杭州,看望革命先烈爷爷。我们走进杭州市革命烈士陵园,拾级而上,那高耸入云的革命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,纪念碑正面镌刻有陈云的题词:“死难烈士永垂不朽”。
走到纪念碑背面,当看到革命烈士名单中鎏金字体的“潘化民”三个大字时,我们一家人泪流满面,相拥而泣。父亲更是在纪念碑前长跪不起,号啕大哭,这一天,他实在等得太久了。
原来爷爷当年英勇牺牲后,骨灰一直寄存在杭州市殡仪馆等待家属认领,直到1997年,爷爷和多名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多年无人认领的烈士骨灰一起,被杭州市人民政府统一安葬在杭州市革命烈士陵园。可1981年父亲带着我满山寻找,哪能找到我亲爱的爷爷?
爷爷,您和战友们前赴后继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,将会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不忘初心、奋勇前行,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奋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