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子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艰苦斗争
作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1-12-13 浏览:次
忠恕百子山区委代理书记姚奎甲
百子山,群峰如簇,蔚然深秀,古有“百子晴岚”之美誉。抗战时期,百子山沦为敌占区,曾是怀宁乃至安庆地区军民的抗日游击根据地,是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到江南的跳板,是新四军7师(驻桐城花山)与5师(驻江南八都湖)联系的重要通道。百子山居大别山余脉中部,自北向南绵延百余里,在纵横交错的山谷间,大大小小散落着几百个村庄,居民数万人。那时,这里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,日军沿月山、独秀山、杨家大山及百子山高低错落的山峰构筑工事,与驻扎于潜山、三桥的国民党正规军对峙。在这里建立抗日根据地,正如插入敌人心脏里的尖刀,客观上与正面战场相配合,向北出击,直接打击日军安合公路交通线,向东与海口洲游击根据地互相呼应,能有效威胁安庆日伪据点。百子山、海口洲既为连接新四军7师、5师两支劲旅的长江跳板,又可成为皖江根据地的重要支撑点。
1943年10月,桐怀潜中心县委遵照皖江区党委和沿江地委的指示,为牵制敌顽兵力,在沿江一带开辟新区,贯通大江南北新四军的联系,曾先后两次派员开辟百子山地区。同年12月,成立中共百子山区委,由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王进臣任书记,冯诚、毛祯祥、姚奎甲等为委员。
1944年初,王进臣率领区委成员及一个短枪班进入百子山。开辟之初,区委主要任务是镇压汉奸,宣传政策,发动群众,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。区委将危害乡里、阻碍抗日的汉奸特务苏汉阳、徐积贤和吴怀宁等镇压,社会震动很大,从而站稳了脚跟。一些良知未灭的日伪乡、保长,开始暗中为抗日服务。从此,这块游击区以百子山为依托,向海口洲、江南八都湖、月山、大龙山、广济圩、独秀山、黄墩等地扩展,范围扩大到方圆百余里。
在敌占区海口洲,区委铲除了汉奸乡长后,经过周密安排,建立了暗中为我服务的严密组织。此时,区委建立百子山、海口洲、部队三个党支部,发展党员40多人,建立百子山、独秀山、海口洲三支游击队,队员50多人,还建立了叶坦、官州游击小组。游击区内设立交通站、联络点、农民哨,开辟花山、百子山、海口洲、江南八都湖之间的交通线,成功护送新四军人员南来北往,人数最多的一次达200余人。
6月,王进臣调回县委,由冯诚代理区委书记。为配合解放区战场我军主力作战,区委在根据地内开展反扫荡、反清乡的斗争。从6月至9月,区委领导的武装袭击了海口洲日伪警察所,缴枪13支,拔掉河口日军据点和王家洲日军哨所,缴长短枪20多支,手榴弹40多枚。先后处决汉奸方理高、曹江水、杨自斌及劣绅李文焕。基层党组织扩展为17个,党员发展到180多人,游击队发展到150余人枪;还为主力部队输送兵员160余人。同时开展征粮、收税、创办小学等工作,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抗日大好局面。
1944年9月,日伪军进行疯狂反扑,20日晚,月山汪伪建国军利用叛徒苏传道等人偷袭区委所在地戴家冲,区委遭到重大损失。百子山党支部书记戴曾三为掩护同志们脱险,被敌逮捕,他经受了酷刑、金钱、美色的考验,宁死不屈,最终被敌人杀害。9月22日,区委书记冯诚擅离职守,私自去安庆,遭汪伪建国军捉拿而活埋。姚奎甲带领游击队在头坡燕家冲遭敌袭击,损失较重。洪镇、山口、海口洲等地部分地方干部、战士、交通员也惨遭杀害。
此时,由县委宣传部部长张伟群兼任书记的百子山区委为扭转被动局面,决定将区委机关转移到叶坦,并主动出击敌人。区委在海口洲组建20人的自卫队,共产党员朱熏任队长,抑制汉奸、日特活动;姚奎甲率队处决了日伪洪镇区长陈家密;并在长安岭、女儿岭等地多次袭击日军,扭转了抗日斗争的被动局面。
1945年初,张伟群奉命调回县委,姚奎甲代理百子山区委书记。此时,日军垂死挣扎,抗日斗争极为艰苦。区委委员冯奎、分龙岭支部书记王高法先后牺牲。姚奎甲带领游击队转移到查家海螺和王家冲一带,在群众掩护下,军民团结,英勇奋战,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。百子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存在的时间虽不长,但在宣传动员民众抗日,骚扰、打击、牵制日军,及配合主战场的抗日斗争上起到了重要作用,是怀宁抗日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