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四军在泊湖
作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1-06-28 浏览:次
1941年3月,因皖南事变受到重创的新四军三支队(支队司令员张云逸)为寻求发展,命令三支队挺进团来到皖中。同时,党中央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取消新四军番号的阴谋,宣布重建新四军,将江北新四军和鲁南八路军纵队编成七个师。皖江地区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七师,师长张鼎臣,政委曾希圣。同月,活动在桐(城)庐(江)无(为)地区的七师挺进团,为贯彻中央为七师确定的“沿长江两岸向西发展与五师衔接”的方针,积极西进大别山。
4月中旬,新四军军部根据日军大举向河南、大别山进攻和皖西桂系西调的情况,指示新四军五师张体学部东进鄂皖边,七师挺进团与五师张体学部合编为独立旅,林维先任旅长,张体学任政委。根据军部命令,林维先立即率挺进团一个通讯分队西进宿松,并于4月24日在宿松县陈汉沟与五师十四旅四十二团政委张体学会合,双方共议了军部关于合编独立旅的指示,商讨了合编事宜,决定各自回去向师部领导报告,再确定合编的时间及地点。此后,挺进团在桐西蒋铁地区经过休整开始分散活动,并在太湖罗家岭、潜山万山、岳西鹞落坪、舒城小街等地各组建了一支便衣队,建立了隐蔽的立足点,以保持与五师的联系。由于当时国民党顽军对新四军开展分区围剿,林维先部和张体学部最终未能合编。林维先却看到了泊湖的优势,决定就在长江沿岸发展游击武装。
7月,林维先回无为汇报工作,将泊湖发展前景向师部做了详细报告,决心率挺进团挺进以泊湖为中心的太宿望湖区,开辟沿江两岸抗日游击根据地。获得批准。
7月至9月,七师挺进团2个营约800余人,在团长林维先、政委李丰平、政治处主任彭胜标、参谋长袁大鹏率领下,从桐东和桐潜边区出发,分4批陆续西进太宿望湖区。
当时那里的共产党武装有:赣东北特委及其领导的宿望湖区独立大队;新四军五师独立第五营;当地湖区游击武装。林维先与他们一一会合。挺进团团部驻王家墩,部队分驻湖区九城、下仓、东洪、许岭一带和洲区的王家营、李家营等地区。国民党军方面既有正规军,也有杂牌军,还有湖区警察部队。共同的敌人是日本的长江舰队和经常袭扰的陆军。
林维先在湖区两岸迅速发展队伍,后成立长江支队,七师任命他为长江支队司令员。林维先具有高超的组织才能和对敌斗争经验,对当时复杂的环境,他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策略。由于是共同抗战时期,他注重与国民党正规军组成统一战线,对付日本长江舰队的进犯。而国民党正规军没有国防部的命令,也不会怎么为难林维先。倒是一些杂牌军,如十一游击纵队,老是与林维先做对,想赶走林维先。还有泊湖警察部队,团长是个四川人,姓梁,此人喜欢唱戏,是个老戏骨,他在徐桥老街上建了一个京剧团,平时没事就在公馆里听戏。老百姓去听,他也不反对,所以他对徐桥的戏剧发展还是有一定的作用。林维先也学着看戏,借此团结了梁团长,还派了两个会唱戏的战士参加了他的戏班。这一下,梁团长更高兴了,有时候会把部队借给林维先临时用一下,后来长江支队参加鲁南战役的时候,这个团不少人参加了新四军。
国民党十一游击纵队虽然是地方杂牌军,但总把林维先当成眼中钉,而且四处修筑碉堡,控制监视林维先。林维先决定要好好教训一下十一游击纵队,地点选择在太望交界的石灰山。
当时驻守在太湖县与望江县交界处石灰山的,是国民党十一游击纵队的1个支队部及其所属1个连,他们构筑碉堡和交通壕,对太宿望湖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构成了很大威胁。1941年11月,挺进团团长林维先率领一营与其他部队,由宿松县许岭北边泊湖梢乘船到太湖县卓家埠上岸,攻打十一游击纵队。当时石灰山南边山脚下李家老屋驻了十一游击纵队1个连,金鸡山北边山脚下李家新屋的大堂屋驻了十一游击纵队的1个支队部,支队长莫某也住在这里。在金鸡山上,顽军筑了3个碉堡,挖有两道战壕,团山包上有1个碉堡,石灰山凉亭口东、西边各1个碉堡。挺进团团指挥所设在石灰山上,林维先在此指挥部队作战,命令部队凌晨1时发起进攻,由东边向西边打。战斗打响后,十一游击纵队刚将一挺重机枪架到一个小山岗上,一营营长陈扬荣就领着部队冲上去了。由于天未亮,土顽分不清敌我,等一营冲上去夺了机枪才明白过来,只好弃枪而逃。战斗从凌晨1时激战到清晨5时,挺进团一营和独立大队摧毁敌顽碉堡6座,歼敌10余人,此后十一游击纵队便乖了不少。
挺进团挺进太宿望湖区后,依靠湖区党组织和湖区人民群众,以巩固和发展湖区抗日游击队和根据地为己任,积极开展各项工作,到1941年底,终于建立起一块东起望江杨湾,西至宿松矮脚峦,北临太湖,南滨长江,以泊湖为中心的太宿望湖区抗日游击根据地。